“转体不够”、“随挥要充分”、“不能抬肘”、“降低重心”、“好球”......“不要和他人比较,和自己比,有了很大进步”......“教练一看,我就格外紧张,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我的动作怎么总是这么僵硬”......西校区网球场,“嘭嘭”的击球声,夹杂着教练、陪练老师的提醒和指点,会员老师们相互间交流的声音不断地从各个场地传出。律动的身影活跃了每一片场地,人多但有序,紧张但快乐。一个假期30多天,除去下雨等特殊情况暂停训练了几天,协会共组织集训27次,参加总人次802,平均每次30人,最多的一次达到了45人。

这个学期加入网协的老师大幅度增加,给俱乐部的训练带来了很大压力,协会考虑到这种情况,先后出台了很多措施协助俱乐部搞好会员的培训工作,如骨干培训、新会员代训、教练参与俱乐部训练等等,相关内容在前几期期刊中有所报道,暑假集训又是一个新的尝试。放假前几天,协会秘书长郑玲老师就在群里征求各个俱乐部的意见,计划暑假的训练打破俱乐部界限,每位会员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参加集训,力争利用这个假期使老师们的技术水平有个不小的提高,这一建议得到了各个俱乐部管理者和会员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

假期第一天(7月27日)暑假训练模式开启,每天的训练提前一天在协会QQ群里接龙报名,根据报名人数和会员的技术水平分成不同的组。开始的前10次训练,每天挑选出技术水平相对高的12人作为陪练员,把他们分成2组,这2组陪练员分成两个时间段,一组接受郑玲、刘爽二位教练的专门训练,另一组陪练其他会员,一个小时后换防。其他会员按技术水平分成3个小组,按照玲导提前计划好的训练内容由陪练员喂多球,玲导和爽导巡视指导。2个多小时的训练,二位教练在4片场地间来回穿梭,每一项新技术的学习都是由玲导亲自讲解示范。为了假期的集训,玲导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本,每天记录陪练员名单、人员分组、训练内容等。

陪练员每次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训练时间,二位教练担心他们运动量不够、训练不过瘾。再说,让每一位会员学会喂多球,这对以后各个俱乐部和会员之间的自我训练会有很大好处。鉴于此,训练方式及时做出调整,陪练员由原来的12人减少到6人,他们只负责新人组的喂球和指点,因为新人组会员自己喂多球还是有些困难,如果喂球不到位,对他们动作的固定影响很大。6位陪练员2人一组分成3组,一组40分钟陪练,比原来的一个小时缩短了20分钟,关键是他们自己训练时的人数也由原来的6人减少到4人,这样在各自的80分钟训练中强度不小,偶尔也会有人体力不支。另外两个有基础的组,会员之间相互喂多球,二位教练轮流前来指点,这种方式照顾了各个层面,效果更好。

一个假期,原来有基础的会员老师学习巩固了正手、反手、截击、凌空、高压、发球等网球最基本的技术动作,新会员的重点是正手击球,部分进步快的新会员还学习了反手和发球,老师们进步都很明显。通过一个假期的训练,陪练的会员老师们在各自技战术突飞猛进的同时学到了很多训练技巧和方法,他们将在以后各个俱乐部的训练中成为骨干力量。参加训练的会员老师们也清楚了一些多球训练的方式方法,如,前后跑动的训练、稳定性的训练、实战的综合训练等,参加暑假训练的老师们再次体会到多球的重要和必要。会员老师们要逐步养成相互间多球训练的习惯,不能总想着球场上打过瘾,一项技术的巩固和快速提高,其捷径只有多球训练。

一个暑假,玲爽二位教练每天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出现在球场上,在训练会员前,他们自己先活动一下出出汗,确保有充沛的体能完成集训。高温酷暑,二位教练的辛苦和不易可想而知。

一个假期,近三十次训练,超过了俱乐部一年的训练时间,收获满满的暑假集训。一个假期匆匆而过,没时间参加的会员羡慕遗憾,参加次数少的会员各种纠结和不甘,参加次数多的会员感觉假期不够长,快乐的时光总是感觉很短暂,喜欢的事情总是感觉不过瘾。
相约明年暑假,相约更加快乐的时光,相约收获更加丰满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