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协会
社团协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连理工大学教工网球协会所属网球俱乐部圆满成立

2014-12-18 

大连理工大学教工网球协会所属网球俱乐部圆满成立
来源:网球协会     作者:刘爽     时间:2014-12-12     点击:146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大连理工大学网球俱乐部成立!”,随着学校教工网球协会秘书长郑玲老师激动地宣布,会场上再次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以4位召集人、教工校队4名女将——李英敏、张孟云、邹月辉、郑玲名字或谐音命名的4支俱乐部,大连理工大学“敏捷”、“云集”、“辉煌”、“灵动”网球俱乐部正式成立,开启了大工网球的新时代。2014年12月10日,建馆114教室,中午时分,此时此刻,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将会载入大工网球的史册。大连理工大学教工网球协会所属网球俱乐部圆满成立,将是大工网球大踏步前进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也是协会换届后,网协做的第一件大事。会长卢中昌教授、副会长李芃松教授、副会长冯振业教授既作为协会领导也是作为普通会员参加今天的俱乐部成立仪式,他们三位将和李俊杰副校长一起作为4个俱乐部的候选队员等待抽签。

        成立俱乐部的准备工作历时一个多月,组织者想到了一切能想到的,力争第一件大事做的完美无遗憾。每位负责统计人数的老师都非常的认真负责,他们不仅通知到了每位已经在坚持打球的会员,还动员了很多新生的力量。截止成立的当天一共有192人报名参与,对于小众的网球运动来说,如此多的人报名,多少还是出乎组织者和大家的预料,所以当如此众多的名单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等待抽签分组的时候,还是很让人震撼的。主持大会的秘书长多次因为激动兴奋而声音颤抖,不得不中断仪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92人报名参加俱乐部,如何将他们均衡地分配到各个俱乐部中,使俱乐部的比赛更有对抗性和观赏性,组织者还是下了不少的功夫。首先需要充分的摸清每位老师目前的技术水平,然后在总教练杨涛的参与下将水平相当的4位老师分在一个组,一组一组的抓阄决定归属。现场的每个人其实都很紧张和兴奋,像小媳妇要到一个婆婆家似的等待;又像选秀一样,希望被抽签到自己心仪的俱乐部,当抓阄到自己那个组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如果结果和自己希望的吻合,就长舒一口气,心中高兴,如果不是自己期望的,多少还是有点失落和纠结。成立大会结束就有几位老师和组织者要求更换俱乐部,还协商好了对换的人员,但都被一一回绝。秘书长在解释抽签分组原则时,讲的很清楚,一旦分组结束,任何人不能随意变换俱乐部。其实想调换的老师也就是一时的想法,希望能和自己熟悉的老师在一个俱乐部。等时间长了,一个俱乐部的球友相互熟悉了,就会获得新的友谊和球伴。

        4个俱乐部,每个俱乐部48人,其中大概有20多名是近乎零基础的,俱乐部第一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培养新人。保守地估计,如果每个俱乐部培养10名左右的新人成为酷爱网球的会员,那会是何等的成果辉煌啊!秘书长兴奋激动的说到:俱乐部的前途很光明,但道路不会很平坦,需要骨干力量的无私付出。她动情的鼓励大家,把对网球的热爱具体化,把这份爱传递给喜欢网球的新人身上,把大工网球真正作为事业来经营,让更多的大工人受益,体会网球带来的快乐!

        俱乐部成立了,会员们的归属刚更强了,会员不仅有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网球协会,现在还分属不同俱乐部,俱乐部内部会员之间的感情会更加亲近,以后在一起训练、参与比赛等,那份集体荣誉感会更加强烈。成立俱乐部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的人喜欢网球,以俱乐部为单位对会员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比赛和训练相结合,以比赛促进训练,以训练提高比赛成绩,最终使大工网球的整体水平提高得更好些、更快些。平复激动的心情,秘书长郑玲老师对俱乐部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训练、比赛以及接受赞助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协会会长卢中昌教授发表了动情的致辞,他以会长的身份对这次活动的策划组织者表达了谢意。他说,大工网球俱乐部的成立具有划时代意义。网球是非常适合知识分子的一项运动,高雅、时尚、文明,是运动寿命很长的一项运动。打网球不仅需要伙伴,更需要对手。协会将报名的网球爱好者按水平分在不同的俱乐部,每个俱乐部既有高手,也有新手,既可以对抗比赛,也有利于以老带新,这是大工网球的创新之举。相信通过俱乐部的运作,不仅能更好的做好网球运动的普及工作,也更有利于大工网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最后参会的近40名会员合影留念,照片中的会员们,兴奋、期待、热情、跃跃欲试大干一场,各种表情都写在了脸上,这一刻也会定格在大家的美好记忆中。